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韩王陵暴露真容:青铜器发现"太后"刻铭
韩王陵暴露真容:青铜器发现"太后"刻铭
发布时间:[2014-11-1] 查看次数:4744
干渠自唐户北上约10公里,至新郑城关乡胡庄时,与战晚期的韩王、王后陵撞个满怀。 与唐户相同,胡庄韩王陵也曾被评为年度“全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水北调 中线、东线工程共有八个项目被评为年度“全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占六项,而郑州占了四项,足见郑州古代文明积淀之丰盛。 从唐户到胡庄,不过十来公里,而唐户遗址与胡庄遗址的时间落差却达6000年之久。人类已从新石器早期,经过漫长岁月,跨过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社会生活已天翻地覆。文明从唐户时期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伴随着生产工具的革命性进步, 人员数量大增,犁地和灌溉面积大幅扩展,曾经的氏族部落,演变为邦,再演变为强壮的王。庞大的都城,巍峨的宫阙,以及级奢华的王和王后坟墓,统统出了唐户先民的想象。 郑韩都富贵遗绪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规划定线时,已留意绕开沿线重要文物保护区域,河南的郑韩故城、山阳城、殷墟等,都被规避了。 郑韩故城坐落黄水河(古溱水)与双洎河(古洧水)交汇处的高台地上。该城规划庞大,整体呈不规则长方形,声称“四十五里牛角城”,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实际周长19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至今其夯土城墙仍连绵巍峨,是际同时期保留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该城始建于春秋早期,郑和韩相继在此建都500多年,使这座大城变成春秋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明和商业中心之一。 春秋初年,郑强壮而活泼,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初霸”,曾四处开疆拓土,使郑变成地域性大。虽然后来因处晋、楚、秦大之间,军事力量较弱,但因地处中原,天然具有八方通衢的交通优势,经济和文明依然昌盛。尤其是都城,人员密集,手工业、商业兴旺,经济活泼,端富贵。 战前期,韩挟晋余威,又有着新兴的活力,一度兵力强壮,尤其兵器制造非常,史书说,“全强弓劲弩皆出于韩”,韩的弩“射六百步之外”,能“括蔽洞胸”,为当时各所畏惧;韩的剑也异常尖利,“当敌则斩坚甲铁幕”。立都新郑后,韩刻意经营,郑韩故城再度勃发活力,据说在战七雄的都城中,唯有楚、秦都城的规划和富贵能与之比较。 公元前230年,韩为强秦所灭,郑韩故城逐步废弃,旧日富贵成梦。但500多年的积淀,使这座故城在二十世纪变成考古重地。近百年来,郑韩故城曾出土莲鹤方壶等“之重器”,发现了铸铜、铸铁、制骨、制玉、制陶,以及宫殿、社稷、宗庙等很多遗址,文物遗存丰厚而重要,被列为“二十世纪全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的信息,研究者推测,这座大城的人员至少在10万人以上。 南水北调干渠避开了这座故城,从城西和城北流过。尽管如此,500多年富贵遗绪,仍是让这段途径变成考古开掘为重要的区域之一,王老庄、铁岭、端庄、赵庄等均发现大量郑韩旧墓,尤其坐落郑韩故城西城墙外胡庄的韩王陵为有目共睹。 韩王陵:精装饰的地下豪宅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履行席记者姚伟实习生陈京文图学术参谋张志清研究员 韩王陵总占地4万多平方米,有五六个足球场大。陵区有内环、中环、外环三道壕沟护卫,坟墓为“中”字形夯土冢,陵旁和陵上均建有大型修建,坟墓内主人的“卧室”建成双面坡式的仿木住房形状,种种迹象表明,这地下“卧室”经过精心的装饰。 三道壕沟均为长方形,各沟相互平行,南部中央正对坟墓的位置沟口较窄,应建有桥梁。沟宽4米,深5米,沟底有残砖破瓦铺底,阐明沟内长期有水。内环沟与中环沟的西南角、中环沟与外环沟的西北角有沟槽相互连通,外环沟的东北角则开有通往双洎河的出水口。环壕构成了面积庞大的陵区排水和防御体系。东周时期相似遗址只在秦陵中发现过。 陵区中央,两座大型坟墓东西并立,西为王陵,东为后陵,南北总长均为70多米,残高10米,规划之庞大,内罕见。为格外的是,坟墓封土是夯土筑成“中”字形,与齐、赵、楚、燕等大型墓明显不同,其他列坟墓的封土多呈圆形或方座圆形。 王陵的半腰发现保留较好的散水、壁洞、基石和有些房顶瓦砾层,阐明建有“中”字形冢上修建。残存的有些柱灰上有红漆痕,其梁柱上应髹有红漆。 让人称奇的仍是墓内,两座大墓均发现整层草泥、椽木、檩木、棚木和夯土构成房顶形的椁顶结构,和下部长方形的椁室构成双面坡式的仿木住房形状。 墓室、墓室壁上发现大面积的草泥层,质地细腻,精心抹平,上面刷白灰,近底部高约0.8米的白色层上还涂有朱砂层,非常美观。 “朱砂很宝贵,如今也是论克卖。”掌管开掘的专家马俊才说,朱砂也叫丹砂、辰砂,粉末呈赤色,经久不褪,用作颜料在中有悠久的前史,很多古代女子以“朱砂”为名,即是因为喜欢那鲜红美丽的颜色。墓穴遍施朱砂,显示当初装饰之不惜成本、尽奢华。 因为前史上屡次被盗,大墓出土器物不多,但所发现的坟墓形制等重要文明内在,在马俊才先生看来,“比发现大型文物更有价值”。 出土文物宝贵考究 尽管屡次被盗,但韩王陵仍是出土了一些精品文物,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以及玉器、陶器、骨器等各种质地文物380余件,是韩文物的一次重要发现。 其间式样繁多、形态各异、设计精巧的青铜构件有目共睹,很多类型发现,既有组合式柱头件,又有带转轴的双盖弓帽,显示了高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和机械设计水平。其间一些构件,有绚丽的错金花纹,展示出杰出的雕塑和装饰工艺。 残存的玉器也都很精美,一件长27厘米、宽8.3厘米的玉圭尤为珍贵,还发现有质地考究的玛瑙杯、水晶还珠等。 青铜器经过去锈后,发现“王后”、“王后官”、“太后”刻铭。此外,在盖弓上发现“少府”、在铜戈上发现“左库”等韩官署名称,可以确认这是一组战晚期的韩王陵。 胡庄墓地不止发现王陵。在王陵修筑之前,这里已长期是墓葬区,考古人员发现了91座春秋墓,376座战墓。整个墓区严重被盗,但222号墓却奇迹般保留完好,出土鼎、敦、盘、舟、匜、方扁壶等青铜礼器各1件,戈1件,陶鬲1件和车马杂器、骨贝等,被认为是下等武士墓。96号墓的主人则是高级别武士,墓的形制大,虽被盗严重,仍出土了带玉鞘的玉青铜短剑、大型带花纹铜戈、异形铜矛等珍贵文物。